【久坐族救星】SISSEL®OCTOCORE八核心給力圈:3大科學原理重塑肌筋膜平衡,終結肩頸腰背痛

久坐似乎已成為每個人生活的日常。從起床開始,吃飯、搭車/開車、進辦公室坐在電腦前開始忙碌、到回家坐在沙發上休息、放鬆、看電視。。。「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2023年調查」,台灣上班族每日平均久坐時間達9.2小時,超過80%受訪者表示曾因久坐出現肩頸或下背痛。「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研究」則指出,長期久坐者罹患椎間盤突出風險較一般人增加3倍,且復發率高達67%。另外,依據國際期刊《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期刊》2024年研究證實,連續2小時坐著不動,腰椎壓力增加40%,深層核心肌群活性下降35%。

如果以職業別來區分,工程師、設計師等需長時間盯著螢幕的族群,60%在30歲前出現『上交叉症候群』(頭部前傾、圓肩)。研究顯示,久坐在性別方面也顯示出差異:女性因骨盆結構與荷爾蒙影響,「久坐後產生『梨狀肌症候群』(坐骨神經痛)的比例為男性2.3倍。」

久坐,加上各種壓力所帶來的身、心影響,因而各種肩頸腰背疼痛、椎間盤突出等等問題就成為超過8成以上人口的普遍性問題,不僅降低工作效率,更危害生活品質。

OCTOCORE八核心給力圈其設計目的在促進整體運動,調動筋膜系統,並提供肌肉放鬆、減輕疲勞和改善血液循環。OCTOCORE八核心給力圈的動作強調整合離心收縮和向心收縮,加上它獨特的全身連接和可調節阻力的設計,被認為是久坐族的最佳健身工具。在歐洲,許多物理治療師都將 OCTOCORE做為因生活型態所造成之各種肩頸腰背疼痛的最佳物理治療輔具。

SISSEL®OCTOCORE 八核心給力圈為什麼可以有效解決各種肩頸腰背因久坐造成的疼痛問題?

「張拉整體」Tensegrity是指各種結構透過相互連接的張力線實現平衡的系統。張拉整體模型應用於人體,解釋了不同結構如何相互關聯。如果把身體比做一座吊橋,肌筋膜是鋼索,骨骼是橋墩——任一鋼索鬆脫都會導致橋面傾斜身體則因失去整體平衡而造成不同部位的疼痛其中張力和壓力起著主導作用。我們體內的肌筋膜鍊和肌肉系統經常有弱點或不平衡,這些弱點或不平衡會破壞運動的順利進行,進而影響附近結構的功能,包括器官、肌肉、韌帶、肌腱和關節。在「張拉整體」模型中,帶子代表肌筋膜系統,而桿子代表骨頭。很明顯的,帶子(肌筋膜系統)的任何改變都會導致骨骼位置的變化,進而影響身體的負荷和姿勢(疼痛也就是長期的不平衡累積所造成)。為了使我們的運動和器官系統有效地發揮作用,所有結構都必須處在平衡的狀態,才能以最經濟且有效率的方式滿足在壓力和張力方面的動態需求。這意味著所有身體結構的負載(壓力、張力)處於平衡狀態,或負載因平衡而被有效分散、減輕掉了。不平衡,包括那些被提及的弱點以及疼痛的來源,會改變壓力和張力,進而影響生理運動過程(身體會自然避開弱點與痛點,因而造成其他部位的負擔加重,造成代償性疼痛)。

張拉整體Tensegrity肌筋膜

OCTOCORE 八核心給力圈鍛煉的主要優點:

  • 整體運動和筋膜連結: OCTOCORE 八核心給力圈,它透過連接不同身體部位的張力來促進全身性的運動。肌筋膜在運動和穩定性中扮演了關鍵性的作用,它是貫穿全身的系統OCTOCORE鍛煉可以完整拉伸我們全身肌筋膜的整體張力網。
  • 離心和向心收縮:你的肌肉在被拉長的同時也要用力,所以拉長和用力是同時進行的,這就是離心收縮。邊拉長邊用力,因此當你放鬆沒有用力的時候,這個筋膜就被拉長了,你就體會到身體很放鬆,同時血液循環變得更好,緩解僵硬和疲勞。離心收縮訓練可以增強關節穩定性,同時提高肌肉靈活性。
  • 激活或重新喚醒肌肉鏈,同時活化核心肌力: OCTOCORE鍛煉可以激活深層核心肌肉,這對於穩定性和運動協調至關重要。
  • 本體感覺回饋: OCTOCORE鍛煉與身體緊密接觸,可以有效增強身體意識和運動控制

5種辦公族必學動作懶人包

在進一步說明OCTOCORE 八核心給力圈的作用方式並規劃鍛煉計畫之前,有必要先對OCTOCORE 八核心給力圈的正確使用方式做個介紹。

腳環的基本位置:OCTOCORE 八核心給力圈上不同的套環各有數字,從1至6,我們用我們的手和腳通過這些環來確定它的阻力(強度)。交叉部位置於恥骨的高度。位於腳踝高度的套環即為腳環的基本位置。
手環的基本位置:套上腳環後,將上部套環無張力地平放於腋窩正下方(乳頭高度),雙手位置即為手環的基本位置。

久坐族、肌筋膜平衡、肩頸腰背痛

擺出正確姿勢

正確的基本位置是雙臂平行伸展於地面不感覺阻力,可確保訓練過程最小阻力。阻力強度調整主要是透過縮短(如手環位置由4換到5)或加長手環(手環位置由6換到4)位置來實現。

你可以自我檢查姿勢是否正確:

  • 想像自己在量身高,沒有任何不舒服的緊張。
  • 若發現下背部緊繃,請輕輕降低薦椎,若有必要稍稍彎曲膝蓋會有幫助。
  • 你的核心應該會被啟動,腹部有緊實感。
  • 可以自在平順的呼吸(橫隔膜呼吸)。
張拉整體、疼痛緩解、身體協調性

動作一、 啟動深層核心

  • 將雙手向上伸展時,身體為了要維持動作平衡,脆弱環節或過度使用部位,如頸部、上背、手臂、腰、腹、臀部等部位會需要多出力來保持平衡,以此來鍛煉脆弱環節或過度不當使用部位,讓身體逐漸重新回復平衡。回復平衡即代表疼痛的消失。
  • 輕輕地、慢慢地將雙手向上伸展,停留一小段時間。回來的時候也同樣保持慢速度,將筋膜拉開,同時讓脆弱環節逐漸強化(有些人動作過程,腰、肩膀或手臂會覺得痠,這是正常現像)。
  • 來回算一次,做6次。姿勢始終保持中正。
肌筋膜平衡、肩頸腰背痛張拉整體、疼痛緩解、身體協調性

動作一之變化式

  • 將手環穿過跨下,交叉部位於臀部或腰間,雙手向上伸展。
  • 同樣慢慢地將雙手向上伸展,停留一小段時間。回來的時候也同樣保持慢速度,將筋膜拉開。
  • 來回算一次,做6次。姿勢始終保持中正。
久坐族、肌筋膜平衡、肩頸腰背痛、深層核心

動作二、 後線啟動(伸展前側肌筋膜)

平常上班、工作、做家事等都容易造成圓肩與胸部內收,因此伸展前側肌筋膜可以讓前後張力網平均,改善身姿,放鬆肩背緊繃。

  • 雙臂向前伸展,帶子拉緊,在肩帶組織允許的範圍內盡量抬高。
  • 弓箭步加脊椎伸展。
  • 後腿平行或外旋。
  • 鍛煉目標:
    • 在啟動後線的同時,運用張拉型運動的原理,伸展淺前線及深前線,特別是解除屈髖肌群的緊繃。
    • 透過活化後部肌筋膜消除前側的緊繃。
久坐族、肌筋膜平衡、肩頸腰背痛、張拉整體

動作三、 腹部核心穩定

很多人,特別是年青人,坐不正、站不直,並不是他/她不想坐正、站直,而是核心無力,撐不起直立的身姿。

  • 將彎曲的腿來回移動,保持穩定的核心位置。
  • 以對角線將一條腿向外伸展(單腳伸展)。
  • 雙腿同時伸展(雙腿拉伸)。
  • 鍛煉目標:
    • 核心力量、髖關節的自由運動、肩帶力量以及與核心結合的組織。
    • 來自深層核心肌肉的活化和啟動。
久坐族、肌筋膜平衡、肩頸腰背痛、張拉整體、身體協調性

動作四、 脊椎活動度練習(輔助滾上/滾下)

人的脊椎,就像是房子的棟梁結構,負責支撐起人體的穩定與平衡,舉凡坐、臥、跑、跳,各種姿勢、活動都得依靠脊椎的支撐。事實上,脊椎除了擔負支撐身體的功能外,還主掌了我們的健康。長期的姿勢不良、體態不正確,會使得頸椎的受力失調、關節錯位,嚴重影響健康與睡眠。

  • 向下滾動,同時施加足夠的張力,透過手臂進行受控的緩慢滾動,而不會產生突然的墜落。
  • 向上捲起,同時施加足夠的張力,透過手臂進行受控的滾動,而不會產生擺動和停頓。
  • 鍛鍊目標:
    • 核心肌肉的控制,核心力量支持脊椎自由活動,控制脊椎上下滾動。
    • 加強脊椎柔軟度。
久坐族、肌筋膜平衡、肩頸腰背痛, 深層核心

動作四變化式

久坐族、肌筋膜平衡、肩頸腰背痛,深層核心

動作五、非洲式彎腰-恢復胸腰筋膜彈性

  • 將OCTOCORE像背包一樣懸掛在後背/頸部區域,手指或整隻手掛在套環上。
  • 脊椎一節一節下彎
  • 身體輕微前後擺動(彈振)
  • 在可接受的範圍(身體感覺舒適)增加彈振變化,如:上半身旋轉、腿部平行或外旋。
  • 鍛鍊目標:
    • 強化後肌筋膜結構的靈活性
    • 胸腰筋膜(TLF)的正常滑動與放鬆。
    • 改善腰背疼痛特別是針對身體僵硬、彎不下腰或彎下腰手離地面很遠的朋友
久坐族、肌筋膜平衡、肩頸腰背痛、身體協調性

一則健康專文引述了這麼一段話:「50歲主管:『年輕時能扛20公斤原料,現在連抱孫子5分鐘都手抖』 vs. 25歲新人:『健檢報告竟有50歲的腰椎磨損度!』」。身體結構提前退化、老化已不是新聞。透過這五個動作,不僅可以促進整體、全身性運動並活化筋膜連結,強化肌肉的離心與向心收縮以增強關節穩定性、提高肌肉靈活性,同時激活、重新喚醒肌肉鏈,活化核心肌力,並找回本體感覺回饋,有效增強身體意識和運動控制、改善肩頸腰背疼痛問題。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言分享。

產品購買連結 SISSEL®OCTOCORE 八核心給力圈–動力鏈的串聯與運動協調性的最佳解決方案

課程連結 健康合理的運動,應該是讓全身的肌肉都均衡協調發展

SISSEL®OCTOCORE八核心給力圈進階鍛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購物車
返回頂端